2017-07-28

Preface

   今天是我参加公司的第二次全体会议,每次 Boss 都会讲很多东西,虽然有很多不理解,但是潜意识里面还是非常认同,很多观点能产生共鸣。   我是 2017年 4 月 10 日入职一个40人左右的小型创业公司,到今天(20170608)差不多快2个月,创业公司能迫使你成长的更加快 :)。 有时候,很多事需要你自己去 handle !

1 Business Driven

  公司都是由业务驱动的,而且是那些赚钱的业务决定了这个公司成长有多快,走多远。 技术往往是第一生产力,我们要能够 Perceive (感知)新技术,看是否能够对当下的业务有提升。

(1) 不要为追求新技术而用新技术,要以业务需求为主导来采用新技术。 (2) 新技术层出不穷,还没等我们掌握,又有新的技术出现了,感觉handle不过来。 (3) 工作中有时间要去了解新技术,新思路,新方法,要敢于尝试,去做一些事。 (4) 业余时间参加 技术沙龙开发者大会 也是极好的。

2 对风控模块的理解

  有时候看问题得拨开云雾,看清本质,解决关键问题。 风控应该是一个模式匹配引擎,支持语法解析,可以动态生成规则,添加规则。比如股票需要检查哪些规则,可以采用树形结构来管理这些规则。

stock-risk-rule

3 关于工作

(1) 工作状态不要像困在蜘蛛网上,越挣扎越紧,最后只能窒息。(感觉在上家公司感觉就是有改不完的需求,想采用一些高效的数据结构来增强程序的性能,减少工作量,但是语言本身不提供,就得自己封装,这样就不能集中精力去关系业务逻辑了,感觉很吃力。) (2) 有时候可以借鉴当下一些潮流的玩法,比如打赏功能,我们可以做在APP上。因为成功的模式是能够被复制的:)。 (3) 业务模式驱动技术的发展。 (4) 作为一家IT公司,我们并不是卖一个软件、卖一个模块(或者功能),我们应该做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,做一些有价值的东西,着实解决客户的痛点。(比如:热岛图可以看到什么时刻有大单买卖!)

4 PoC (proof of concept)

PoC,是Proof of Concept的缩写,意思是为观点提供证据,它是一套建议的电子模型,它可用于论证团队和客户的设计,允许评估和确认概念设计方案,POC的评价可能引起规格和设计的调整。PoC流程所产生的关于设计的承诺、大家都认可的意见都将记录在设计文档中,以备查。

个人感觉 PoC 就像是核心需求的技术可行性验证,可以是一个技术调研过后,简单可执行的Demo。

最后

说点自己的体会:   之前在上家公司,分工很细,一个大的需求拆分到每个人,要修改或实现的任务都很小。当你改完了,都不知道整个需求的解决方案,为什么要这么解决? 这样解决是不是当下比较好的一个解决方案?   对整个实现的各个环节没有大致的了解,以至于我们对自己做出来的东西都没有信心,很多时候别人的实现对我而言相当于一个黑盒(除非你花时间去理解别人的代码),但是大多数时候,分配给我的活一般是不会很快就能忙完的,所以我很少有时间去 care 别人的修改;就这样日复一日低头改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需求。

The money more make, makes more money.